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抽離城市的喧囂:品茶小旅行

忙碌人
行程是滿的,
內心的虛的
物慾是高的,
存款是低的
好勝新是強的,
責任感是弱的
計較是多的,
尊重是少的。

最近遊走城市,如同身置塵世般,觀察到「忙碌人」所散發出的訊息,記錄在筆記本中。任性的心告訴身體需要喘息,於是在午後到山林中來個品茶小旅行。



溫煦的太陽,徐徐的微風,搭著小巴士,經過顛簸的山路,到達淨心之處。我們被引往室內空間,心像是受到安寧磁場的影響,頓時覺得安穩,在品茶前,先聆聽「自然」的聲音:悠遠的鳥鳴、涓涓的小溪、微風穿過樹葉間所發出細細的摩擦聲、等。之後走進跟戶外連結的茶室,茶師準備好陳放三年的普洱古樹生茶與即將燒開的山泉水,接著不疾不徐地,展開茶與人之間的對話。在這「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空間裡,依然可以很自在,放下自我,跟自我交談。




熱水讓茶葉舒展,讓這個沉睡幾年的普洱茶散發出沉香、淡淡的果香與木質香。口中展現茶的收斂性,微苦後化出一種帶皮的白甘蔗的甘味,在第三、四泡時,甘味尤其明顯。這樣的層次變化,提醒著我,對於熱愛的事,一定堅持,方能嘗到苦盡甘來」的滋味




陽光漸漸暗下,肚子也不禁發出聲響,晚宴是另個視覺與味覺上的享受,從前菜、主餐、湯品、水果到甜點。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前菜,嫩豆腐吃起來滑順,黃豆、黑豆的綿密融合杏仁片的脆感;主餐是一字排開的米飯、海鮮與當季蔬食組合;湯品是以蓮花綻放的方式呈現,裡面有蓮子、蓮藕、排骨、稜角、等豐富食材;主餐後是三樣水果與芋頭糕佐紅豆湯甜品



品茶充足了我的心晚宴飽足了我的胃,回程的路上,看著夜景不自覺地睡著了,醒來後聞到城市的氣息,像是做了一場夢,back to reality…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葡萄採收日誌Day 1-葡萄園的世界沒有隔閡


天未亮,我們就來到SITA客運總站,當分針與時針合併成數字1時,同行的夥伴幾乎到齊。
搭上了早上六點半出發的班車,此時仍朦朧的天色,讓我們分不太清楚窗外的風景,是夢中的意像,還是現實的景像,恍惚間,我們已身置於Greve in Chianti
無意間聞到了濃郁咖啡香,誘人氣息牽引我到最近的咖啡館,我毫不猶豫地點了麵包和Cappuccino,喝下一口咖啡之後,身體才清楚地告訴我:”Si, comminciamo!”(嗯,一天開始了!)
此時一輛黑色廂型車開到我們面前。這輛汽車因為大量的灰塵與泥巴而顯得近似灰色。駕駛座車門被打開後,走出來的,是一名穿著輕便的男子。這位有著燦爛笑容的男子,就是「山階酒莊」的莊主兼釀酒師──尤力.費歐雷(Jurij Fiore)。在托斯卡納這段期間,他是我們的指導師,他將帶領我們這群實習的學員們到深山酒莊之處「修行」,以觀察、思考、行動來調適自己在這個空間的身分。 
尤力不急不徐地帶我們認識周遭的環境,他詳細講解採收過程的注意事項。而這時的我,已經被環繞景致深深吸引,尤力的聲音已被我的腦袋轉換成柔軟的背景音樂,我的心神已神遊到不知去向。

聽完解說後,學員們各自就定位,戴上防曬的帽子,穿上預防被割傷的手套,準備好剪刀,開始採收葡萄。
我們小心翼翼地剪下成串的葡萄,把狀態良好的,細心裝入黃色或灰色的塑膠籃裡,在擺放時,還要留意不能對葡萄表面重壓,以免影響葡萄的品質。被山豬(Cinghiale)咬爛,或是蟲蛀的葡萄,則是狀況不佳的葡萄,就要放在地上,讓它們回歸自然,或是任由其留在葡萄藤上。在這個山區有許多喜愛吃葡萄的野生山豬,此種山豬亦為獵人們的獵物,也是托斯卡尼特色食材之一。
大部分酒莊是以手工採收葡萄,採收人員站在同排葡萄藤的兩側,一人一手大剪刀,一手持葡萄採收。此種形式某部分是基於聊天方便,起初我很怕剪到對方的手,漸漸上手後,我開始跟周圍的人聊天。來參與採收工作的成員,除了義大利人,還有來自斯里蘭卡、捷克、斯洛伐克、科索沃、美國、日本和唯一的台灣人(就是我!)。

《圖》即使在炙熱的天氣下,夥伴們依然熱情地工作著。
在這個葡萄園裡,有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民族,大家都懷抱著對葡萄酒相同的熱忱,雖然語言不互通,但是發自內心的笑容是溝通的橋梁。尤其在勞動環境中,看著夥伴們臉龐一面滴下勞動的汗珠,卻仍不忘給夥伴一個笑容,這就是讓我們能持續產生工作能量的活力來源。

《圖》把裝葡萄串的籃子放入貨車後,還需固定住才能運輸。
我們的第一天工作時間為七個小時左右,有些人更久。晚上休息時刻,我在這樣的體會下,筆記本上寫了一句話:"There’s no barrier in the vineyard."(葡萄園的世界沒有隔閡)
《圖》工作人員將放置了葡萄串的籃子搬入貨車後,運送至傳統釀酒廠處理。
BOX標》Greve in Chianti
Greve in Chianti是位於奇揚地區的一個小鎮,早期稱為Greve,到了1972年改為Greve in Chianti,為傳統奇揚地區的重要城鎮之一,每年九月第二個周末,這裡會舉行Chianti Classico Wine Festival: Vino al Vino;第三個周末則是在潘薩諾(Panzano in Chianti)舉行。
來參加活動的遊客只須付入場費,就可以拿到酒杯、可掛在脖子上的杯袋和一張小卡。基本上,卡的格數劃完就不能再續杯;實際情況會依據狀況上而有些許調整。展覽的模式每年會有些許不同,建議欲參加此活動的朋友們可以在行前先做些功課。
文章摘錄:義遊味盡

樽酒美食之語

「晚餐,這一味,不是歡慶,而是一路走來的,支持。」
即使盡了全力,遇到不可抗拒之因素,只能調整心態,接受後放下,這過程並不容易,多虧親人的相伴,才得以跨出心門,不然會「悶」。
說好的美食之旅,索性將酒櫃中的「半蔵˙木桶仕˙生原酒」帶出門,這瓶日本樽酒產地是三重伊賀市,使用的酒米為當地「神の穂」品種,精米步合60%,以他為主軸地搭配以下的餐點---


前菜
醋味噌小帆立貝


松笠燒墨魚 (土佐葛醋)


芝麻味噌鮮蝦水菜


金平海瓜子牛蒡


刺身
紅魽刺身


御椀
鮑魚卯花煮


燒物
田樂豆腐


鮭魚酒粕漬燒


草蝦海膽醬燒


煮物
鰈魚雪花煮


蛤蜊干貝米汁煮

揚物
干貝鮮蝦大葉包夾炸


飯物
小柱什錦炸蓋飯


甘味
抹茶銅鑼燒



這樣的搭配不禁讓我回想起通往目標的過程,遇到不同的人()會交織出不一樣的互動(味道)。老闆以每樣食材的新鮮度為基準,用適合的烹煮方式與少量的醬汁去提升每道的風味。以前菜部分來說,精巧可愛的小帆立貝,不禁讓我食指大動,淡淡醋味交織著微鹹帶甘的味噌,小小一盤卻味道豐富,讓我唇齒留香;「鼓溜」口感的松笠燒墨魚,搭配日本的土佐葛醋,下面的小黃瓜讓整體的味蕾更加清爽;不曾用芝麻味噌佐新鮮蝦子的我,那濃郁的芝麻味噌香有點壓過蝦子的鮮味,也許老闆想呈現前菜的層次感,讓第三道的口味稍微加重些。底部是清脆爽口的水菜,平衡剛剛濃郁的醬汁。

老闆準備的刺身是學名為高體鰤的紅魽,那滑嫩鮮美的口感沾一點主廚自製的金桔醬,讓肉質的海味更加明顯,喝樽酒後,口中有種「飽滿」之感,情不自禁地多喝了一杯。「鮑魚卯花煮」是這次的「御椀」,也就是湯品,看似雪花般的白色食材為豆腐,深紫色的點綴,嚐後有種辛辣味,搭酒後緩和辛辣感,多出了甘美的韻味。燒物部分讓我為之一「驚」的,是那扎實而綿密的「田樂豆腐」,上面鋪了一層薄薄的白味噌,讓香氣與味道更加馥郁,在平凡中創造出他不簡單的一面。


揚物的「干貝鮮蝦大葉包夾炸」亦為當晚的亮點之一,因為裹粉掩飾「包夾」的紫蘇梅葉,入口有酥炸的脆感,細嚼後帶出新鮮紫蘇梅葉的涼感與草本味,去掉炸物的微膩,再搭上一口樽酒,滑順地融入在揚物中,好想說:「老闆,我要吃十個!」沒有King-size胃的我,用過飯物後已有飽足感與微醺感,以包覆紅豆的抹茶銅鑼燒作為這次的句點,心中非常知足。後來老闆一看到這瓶「半蔵」樽酒,眼中為之一亮地跟我們喝了一小杯,而原本在意的,隨著酒氣蒸發掉,聯想起古人的話:「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

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葡萄酒的青春秘密:單寧!丹寧?



「單寧」(Tannins),這看似「抽象」的專有名詞,卻「具體」地、普遍地存在於生活中,像是種子、樹皮、木頭、茶葉,還有部分可食的蔬果,尤其是在果皮。這些嚐起來有「嚇啊、嚇啊」 (台語「澀」)或「磨哇、磨哇」(台語) 之感,就是單寧給舌頭的「觸覺」,可以藉由以下的食物,來感受單寧:茶葉、黑巧克力、帶皮的核桃、紅豆、等。除此之外,單寧亦是具抗氧化性的多酚類之重要來源。

某次參加法國波爾多釀酒師來台的品酒會,他用布料來解釋紅酒單寧的「質感」,細緻的單寧,如同柔軟的布料,讓我聯想出,粗糙的單寧,觸感類似「丹寧褲」。然而,單寧和丹寧布料的相似之處在於,前者讓紅酒喝起來有扎實感;後者讓牛仔褲看起來經典有型。我曾為了一頁圖像而買下一本雜誌,那個衝動是來自LV刊登的廣告頁,圖中有一件牛仔褲、一雙牛津鞋、一條皮帶散落在旅館的床上,文字寫著:「24小時在機上來回只為了一場表演比賽,聽來是有點傻,但是為了募款助人,意義便不同了。」這段話來自阿格西的《意義非凡的一天》,有時我們以品飲陳年老酒的方式,來慶祝「意義非凡」的節日或事情,於是對這張圖像有會心一笑之感。

葡萄酒的單寧,主要來自三個部分:葡萄皮、葡萄籽、葡萄梗。在釀造過程,橡木桶也會給予酒單寧。因為白酒的釀造沒有浸葡萄皮,所以有入橡木桶的白酒,會有一點單寧感的存在。「聰明」的商人,會用橡木屑或單寧粉取代酒入橡木桶熟成的步驟,這點是影響售價的因素之一。而紅酒中,我稱其為另種「擔」寧,雖然「澀」是不討喜的角色,因為他「擔當」酒體的架構與陳放的實力,某個層面,有高單寧的大酒,如「酒中之王 Barolo、混高比例C.S.的波爾多級數酒、南義之王Aglianico紅酒、西班牙明星品種Tempranillo、等,他們好比大哥般,讓酒迷們耐心等候,等他們漸漸抒醒,尊重地品嚐其變化、慢慢發掘箇中滋味。

沒有單寧的紅酒,像是沒有挑戰的生活,不經努力得到的,往往禁不起時間的考驗,因有單寧,紅酒有陳放的潛力,因努力,而也無限的可能性!如同古人黃檗禪師在《宛陵錄》中所著:「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是一番寒澈骨,爭得梅花撲鼻香。」梅花因冷而綻放、紅酒因單寧可陳年、人因磨練而成長。所以下次「觸」到紅酒的單寧時,試著跟他做朋友吧!





2015年2月8日 星期日

褐色的珍珠:精品咖啡品嚐心得



咖啡在我的生活如同吃飯一樣重要。從探索咖啡館,到品嚐義式與精品咖啡,這過程是乘著近年來的咖啡浪潮而衍伸。
此次的精品咖啡品嚐會,主角:瑰夏(Gesha or Geisha)是來自中美洲最南部的國家:巴拿馬共和國,在讀書時期,對其印象停留在重要的巴拿馬運河,和曾為西班牙的殖民地。

而巴拿馬再度揚名國際,是因「褐色的珍珠」:瑰夏(Gesha or Geisha)品種的咖啡豆,此品種的名字源於衣索比亞的Gesha村,此外在坦尚尼亞、哥斯大黎加、哥倫比亞、祕魯都可找到瑰夏的蹤跡,但她」的發亮舞台:巴拿馬的Chiriquí 省的Boquete高地。


品嚐會一共準備六種咖啡第一款瑰夏是騾子莊園的日曬豆,莊園名稱非常有趣,騾子(La Mulathe mule)本為公驢和母馬所產的後代,順道一提,公馬跟母驢所生的則稱驢騾(Hinny)。這款為2014最佳巴拿馬」競標批次,豆子種植在海拔1,700m左右的高度,在風味上,酸度明亮,帶有柑橘、茉莉、木質與淡淡的辛香料味,冷卻時再品嚐,有楓糖混甘藷的回甘滋味

<騾子莊園瑰夏咖啡豆>

第二款穿插衣索比亞Ninety Plus,「創作者系列」(The Maker Series) Semeon Abay,從主講人的介紹得知Semeon Abay是大有來歷的人物,頂著「美國丹佛Novo咖啡首席烘豆師」、「Ninety Plus衣索比亞後製處理總監」、Level Up衣索比亞風味處理總監。然而,以上的抬頭還是屈服於他的健康狀況,身體不適的他,為了咖啡,在身體允許的時間內,盡可能完成他的工作,我想,對他而言,咖啡已是他生活的重心吧!

此豆的次產區為Sidama/SidamoNejiDerba Manana村,豆子種植在海拔高度2,000-2,100公尺,品種是衣索比亞混合野生種 (Mixed Ethiopian heirloom varietals)heirloom意為傳家寶,但這裡指「衣索比亞的原生種」統稱,東非有許多的原生品種,但並不是每個原生種都有特定的名稱,於是多以通稱heirloom,為何選用此詞,我想,這些咖啡豆可能是東非留傳下的「寶物」,也確實有很多精品豆的產區都來自於東非。

                                                <Semeon Abay衣索比亞原生咖啡豆>

這款日曬豆,是以溫度93°C沖煮,香氣非常的豐富,有著明顯的藍莓、水果茶、龍眼、可可粉、等氣味,有一種香氣,是我一開始無法直接說出,聞了又喝、喝了又聞,終於腦中閃出對應的圖像:波羅蜜!這樣「多采多姿」的香氣,讓我無法跟「參差不齊」豆形相連,但卻又真實呈現在我眼前。

                                                     <右邊為此批生豆的顏色與形狀>
第三款是2014最佳巴拿馬」(Best of Panama)傳統日曬冠軍帕卡馬拉,莊園是唐胡立安(Don Julian),次產區在Chiriquí BoqueteHorgueta,是用日曬來處理是帕卡馬拉(Pacamara)豆子,海拔高度也有1,650公尺。香氣沉而有韻味,有龍眼木、甘草,帶熟鳳梨、李子、淡淡的香菇氣味

                                                       <唐胡立安莊園瑰夏咖啡豆>
第四款是巴拿馬的極光莊園(Finca La Aurora)所處理的瑰夏日曬豆,此莊園位在VolcanPiedra Candela莊主是Roberto Brenes,豆子種植處在海拔1,675-1,715公尺,如同一些法國級數酒莊的莊主都是大有來歷的銀行家或律師,此咖啡莊園的莊主是巴拿馬證券交易所的執行長,他的生活可真是波折不斷,曾被放逐國外的他,在年過60竟參加鐵人三項比賽,他驚奇的一生,加上他傑出的咖啡莊園,我蠻期待他的人生經歷,可以被某位導演相中,翻拍成精彩的電影故事。這款咖啡是以97°C沖煮,有茉莉花香、小紅莓、奶油、東方美人茶、熱帶水果與淡淡的培根香氣,酸度明亮,口感圓潤

                                                             <極光莊園瑰夏咖啡豆>

第五款是巴拿馬瑰夏日曬豆是來自「水之眼莊園」(Ojo de Agua) 白鼻浣熊批次,由Hartmann家族所經營,種植在海拔1,600-1,800公尺,產區位於Chiriquí 省的Santa Clara,此家族在開發莊園的過程中,也尊重自然環境,非光說不練,他們是美國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和野生保育機構的學術合作對象。為何稱「白鼻浣熊」批次,是因為種植瑰夏的區塊,有野生白鼻浣熊棲息,於是此批次就以牠為名白鼻浣熊的長相非常的可愛!有長長的嘴與尾巴,如同這款豆子,在開始聞的香氣與最後喝的餘韻,是細長而繚繞。這款咖啡88°C沖煮有柑橘、紅蘋果煙燻木質、淡淡的茶香、等氣味,主講人說此款豆是今天品嘗的豆子中烘焙時間較長的,因此帶出咖啡口感上的醇厚度,喝著喝著,出現一位型男抽著偏淡雪茄的畫面。

                                                         < 水之眼莊園瑰夏咖啡豆>
最後一款是巴拿馬Jurutungo莊園的「火石瑰夏」,處在海拔1,850-1,980公尺,以98°C沖煮這款日曬豆,產地是Chiriquí 省的Piedra (de) Candela這款「火石瑰夏」杏桃柑橘、帶淡淡的可可與焦糖、等香氣。經過主講人的介紹得知這款瑰夏是經過HiU Coffee的靈魂人物Graciano Cruz「振興」後得來不易的瑰夏HiU Coffee主要用蜜處理或日曬的方式處理,要得到HiU的「認證」,必須通過九個關卡:

1.      鑑定咖啡農與製造商的銷售特點。強調品種微氣候、種族、文化處理過程的型態。

2.      建立「咖啡風味」圖表,由杯測找出咖啡的本質。

3.      教育製造商有關HiQ之哲學理念,發展出合作的品質計畫系統。

4.      開始工作,培訓咖啡農測量成熟果實內的糖分含量實施對環境友善的生產過程將乾燥條件升級。

5.      在生產線定期追蹤並鑑定杯測圖檔。

6.      85(以上)為基準,篩選出HiU的批次。

7.      設計客製包裝,以真空包裝的50磅為單位,或100(GrainPro單位)

8.      維持所有批次的可追溯性。

9.      培訓烘焙者有關風味分析和製造商的特性。

原來簡單的三個字母所出的咖啡品質,是需要經過層層的檢驗和多方的深入互動,這樣的努力,都濃縮到咖啡豆中,在研磨沖煮時散發出的香氣與品嘗到的口感,是那樣地令人感動。

                                                       <Jurutungo莊園火石瑰夏咖啡豆>
 這是第一次在連續品嚐七款精品豆,每款豆子都有自己的「心歷路程」,一杯好咖啡的形成,絕對不是偶然,是要經過一階一階,對咖啡品質重視與努力的人們,讓品嚐者或消費者才能喝到風味豐富或有層次的咖啡,這樣味蕾上的觸動,留下的餘韻,讓我玩味好久好久


PS. 配合的店家也貼心準備鹹食與甜點,咖啡滿足我的味蕾,鹹食與甜點滿足我的「胃」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