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葡萄酒 Win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葡萄酒 Win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葡萄採收日誌Day 1-葡萄園的世界沒有隔閡


天未亮,我們就來到SITA客運總站,當分針與時針合併成數字1時,同行的夥伴幾乎到齊。
搭上了早上六點半出發的班車,此時仍朦朧的天色,讓我們分不太清楚窗外的風景,是夢中的意像,還是現實的景像,恍惚間,我們已身置於Greve in Chianti
無意間聞到了濃郁咖啡香,誘人氣息牽引我到最近的咖啡館,我毫不猶豫地點了麵包和Cappuccino,喝下一口咖啡之後,身體才清楚地告訴我:”Si, comminciamo!”(嗯,一天開始了!)
此時一輛黑色廂型車開到我們面前。這輛汽車因為大量的灰塵與泥巴而顯得近似灰色。駕駛座車門被打開後,走出來的,是一名穿著輕便的男子。這位有著燦爛笑容的男子,就是「山階酒莊」的莊主兼釀酒師──尤力.費歐雷(Jurij Fiore)。在托斯卡納這段期間,他是我們的指導師,他將帶領我們這群實習的學員們到深山酒莊之處「修行」,以觀察、思考、行動來調適自己在這個空間的身分。 
尤力不急不徐地帶我們認識周遭的環境,他詳細講解採收過程的注意事項。而這時的我,已經被環繞景致深深吸引,尤力的聲音已被我的腦袋轉換成柔軟的背景音樂,我的心神已神遊到不知去向。

聽完解說後,學員們各自就定位,戴上防曬的帽子,穿上預防被割傷的手套,準備好剪刀,開始採收葡萄。
我們小心翼翼地剪下成串的葡萄,把狀態良好的,細心裝入黃色或灰色的塑膠籃裡,在擺放時,還要留意不能對葡萄表面重壓,以免影響葡萄的品質。被山豬(Cinghiale)咬爛,或是蟲蛀的葡萄,則是狀況不佳的葡萄,就要放在地上,讓它們回歸自然,或是任由其留在葡萄藤上。在這個山區有許多喜愛吃葡萄的野生山豬,此種山豬亦為獵人們的獵物,也是托斯卡尼特色食材之一。
大部分酒莊是以手工採收葡萄,採收人員站在同排葡萄藤的兩側,一人一手大剪刀,一手持葡萄採收。此種形式某部分是基於聊天方便,起初我很怕剪到對方的手,漸漸上手後,我開始跟周圍的人聊天。來參與採收工作的成員,除了義大利人,還有來自斯里蘭卡、捷克、斯洛伐克、科索沃、美國、日本和唯一的台灣人(就是我!)。

《圖》即使在炙熱的天氣下,夥伴們依然熱情地工作著。
在這個葡萄園裡,有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民族,大家都懷抱著對葡萄酒相同的熱忱,雖然語言不互通,但是發自內心的笑容是溝通的橋梁。尤其在勞動環境中,看著夥伴們臉龐一面滴下勞動的汗珠,卻仍不忘給夥伴一個笑容,這就是讓我們能持續產生工作能量的活力來源。

《圖》把裝葡萄串的籃子放入貨車後,還需固定住才能運輸。
我們的第一天工作時間為七個小時左右,有些人更久。晚上休息時刻,我在這樣的體會下,筆記本上寫了一句話:"There’s no barrier in the vineyard."(葡萄園的世界沒有隔閡)
《圖》工作人員將放置了葡萄串的籃子搬入貨車後,運送至傳統釀酒廠處理。
BOX標》Greve in Chianti
Greve in Chianti是位於奇揚地區的一個小鎮,早期稱為Greve,到了1972年改為Greve in Chianti,為傳統奇揚地區的重要城鎮之一,每年九月第二個周末,這裡會舉行Chianti Classico Wine Festival: Vino al Vino;第三個周末則是在潘薩諾(Panzano in Chianti)舉行。
來參加活動的遊客只須付入場費,就可以拿到酒杯、可掛在脖子上的杯袋和一張小卡。基本上,卡的格數劃完就不能再續杯;實際情況會依據狀況上而有些許調整。展覽的模式每年會有些許不同,建議欲參加此活動的朋友們可以在行前先做些功課。
文章摘錄:義遊味盡

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葡萄酒的青春秘密:單寧!丹寧?



「單寧」(Tannins),這看似「抽象」的專有名詞,卻「具體」地、普遍地存在於生活中,像是種子、樹皮、木頭、茶葉,還有部分可食的蔬果,尤其是在果皮。這些嚐起來有「嚇啊、嚇啊」 (台語「澀」)或「磨哇、磨哇」(台語) 之感,就是單寧給舌頭的「觸覺」,可以藉由以下的食物,來感受單寧:茶葉、黑巧克力、帶皮的核桃、紅豆、等。除此之外,單寧亦是具抗氧化性的多酚類之重要來源。

某次參加法國波爾多釀酒師來台的品酒會,他用布料來解釋紅酒單寧的「質感」,細緻的單寧,如同柔軟的布料,讓我聯想出,粗糙的單寧,觸感類似「丹寧褲」。然而,單寧和丹寧布料的相似之處在於,前者讓紅酒喝起來有扎實感;後者讓牛仔褲看起來經典有型。我曾為了一頁圖像而買下一本雜誌,那個衝動是來自LV刊登的廣告頁,圖中有一件牛仔褲、一雙牛津鞋、一條皮帶散落在旅館的床上,文字寫著:「24小時在機上來回只為了一場表演比賽,聽來是有點傻,但是為了募款助人,意義便不同了。」這段話來自阿格西的《意義非凡的一天》,有時我們以品飲陳年老酒的方式,來慶祝「意義非凡」的節日或事情,於是對這張圖像有會心一笑之感。

葡萄酒的單寧,主要來自三個部分:葡萄皮、葡萄籽、葡萄梗。在釀造過程,橡木桶也會給予酒單寧。因為白酒的釀造沒有浸葡萄皮,所以有入橡木桶的白酒,會有一點單寧感的存在。「聰明」的商人,會用橡木屑或單寧粉取代酒入橡木桶熟成的步驟,這點是影響售價的因素之一。而紅酒中,我稱其為另種「擔」寧,雖然「澀」是不討喜的角色,因為他「擔當」酒體的架構與陳放的實力,某個層面,有高單寧的大酒,如「酒中之王 Barolo、混高比例C.S.的波爾多級數酒、南義之王Aglianico紅酒、西班牙明星品種Tempranillo、等,他們好比大哥般,讓酒迷們耐心等候,等他們漸漸抒醒,尊重地品嚐其變化、慢慢發掘箇中滋味。

沒有單寧的紅酒,像是沒有挑戰的生活,不經努力得到的,往往禁不起時間的考驗,因有單寧,紅酒有陳放的潛力,因努力,而也無限的可能性!如同古人黃檗禪師在《宛陵錄》中所著:「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是一番寒澈骨,爭得梅花撲鼻香。」梅花因冷而綻放、紅酒因單寧可陳年、人因磨練而成長。所以下次「觸」到紅酒的單寧時,試著跟他做朋友吧!





2015年1月1日 星期四

Journals of “la Vendammia” in Toscana 托斯卡納葡萄採收日誌


托斯卡納」,是義大利文 "Toscana" 之音譯,而在台灣常見的翻譯地名托斯卡尼」所指為同一地點,為英文 "Tuscany" 的音譯。

托斯卡納區位於義大利中部,首都翡冷翠(義Firenze;英Florence)為文藝復興時期發源地,這裡的重要河流─ 亞諾河(River Arno)流域一代發展出深厚的藝術、建築、歷史與文化氣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1982年將翡冷翠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富比士雜誌(Forbes)稱此地為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圖》俯瞰翡冷翠全景,當時在乎的事情也變得渺小。
………
雖然我知道自己是在21世紀初踏上這塊從中古世紀即發跡的土地,但在這人煙稀少的夜晚,如果沒有留意到人們現代的穿著,還真會讓人產生時空交錯之感。在此處短暫居留的我,接觸到的食物並不華麗,但卻體會到了百分之百的新鮮度與渾然天成的義大利風味。
這裡的居民不注重時間觀念與繁文縟節,充滿了純粹的熱情與活力,讓我到現在仍印象深刻,回味無窮。談到托斯卡納的飲食,當然少不了餐桌上的「精神糧食」─ 葡萄酒!
以義大利葡萄酒的官方分級制度中DOCG為最高等級,在托斯卡納的重要酒款,著名的DOCG 包括了Chianti(奇揚地)、Chianti Classico(傳統奇揚地)、Brunello di MontalcinoVino Nobile di MontepulcianoCarmignanoMorellino di ScansanoMontecucco Sangiovese等不甜紅酒;不甜白酒有 Vernaccia di San Gimignano;甜紅酒有 Elba AleaticoPassito等,這些酒款特色不盡相同,卻各有千秋。
《圖》在傳統奇揚地區舉辦的戶外酒展,活動接近尾聲時,
雖然下起雨來,但是參與者仍不減遊興。
這裡多數的咖啡店或小酒館,會在午餐時刻提供單杯葡萄酒,在傍晚還有所謂的餐前酒(Apertivo)時刻,這時只需點杯酒,即可在店內享用多種口味的普切塔(Bruschette)。普切塔是一種義大利料理前菜,起源於農夫以有限的食材,快速簡便的果腹點心。在塗了橄欖油,烤得酥脆的薄麵包上,鋪上各式不同的餡料,口感酥脆美味。
到了晚上,在餐館用餐時,點酒與選餐則是同等重要的事情。這裡從專業侍酒,到平易近人的倒酒方式都有;有人選擇水晶葡萄酒杯品嚐美酒,也有人使用簡單玻璃杯大口喝酒。沒有絕對的好壞,每一種飲酒方式,都能讓人體驗到不同的情境與氛圍。
………
坐在 Greve 鎮內的葡萄酒博物館Le Catine當下陪伴著我的是一杯傳統奇揚地紅酒與葡萄採收季節「山階酒莊」Podere Poggio Scalette實習的回憶…。
1991年,有「山吉歐維榭達人」美稱的維多利歐先生與亞德安娜夫人,在藝術之都翡冷翠的郊區,買下農牧場、葡萄園、橄欖樹園和被廢棄的樹林區。這裡有著山丘環繞的景致,風乾石牆圍繞著葡萄園與橄欖樹園,是此地特殊的風土特色。
1996年,這對夫婦買下鄰近的房地,建蓋釀酒廠與酒窖,正式成立「山階酒莊」。此處所栽種的葡萄已公認為高品質產區。他們的「卡波納雷」(Carbonaione)葡萄園,已有80年歷史,以種植山吉歐維榭(Sangiovese葡萄為主。
目前山階酒莊由他們的二兒子尤力先生負責。尤力曾到柏根地波恩(Beaune)專研葡萄栽種和葡萄酒釀造法,在1993年獲得「專業葡萄栽培與釀造師」(Technicien Superieur en Viticolture et Oenologie)之學位。
《圖》山階酒莊釀酒師尤力先生,在採收季節,
他總是第一個起床,最後一位入眠的人。
我就是在山階酒莊這個可以瞭望整個中古世紀風格的村莊,曾經度過如此美好又充實的七天…
To be continued...

Outside the Box葡萄酒博物館Le Catine
"Le Catine" 是當地葡萄酒博物館,這裡除了陳設傳統釀酒工具之外,裡面還設有一個旅客品酒區,可以在此品嚐多樣的酒款。來到這裡,只需買一張面額卡,以單杯的方式購買。每當考試前,一定會和我的 wine buddies,到此找資料、討論功課、用不同酒款訓練味覺,然後好好品飲一番!這裡像是一應俱全的酒館或葡萄酒商店,另有收藏資料室,大部分有關托斯卡尼葡萄酒的歷史與文化。


 文章摘錄:義遊味盡

GQ 微醺酩人: 我飲, 故我品